您好,歡迎進入四川當鋪網!主營:成都奢侈品回收,茅台酒回收,奢侈品回收、鑽戒、黃金等上門回收變現僅需半小時,分分鍾馬上到賬!
      聯係電話:18280029002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全國分店 > 天津

      《天津的典當業》(節選)

      來源:四川當鋪網 發布時間:2023-09-13 點擊量:24 快速估價

      編者按:本文節選於《問津》2015年第五期。為山西書友劉濤先生所收藏整理。本書記載了上世紀20年代天津典當業的情況,書中還有對當時政治局勢的分析,對天津民俗民風的探討,甚至還可以看成是一本指導青年就業的勵誌書。

      文|張中籥

      《天津的典當業》(節選)

      序一

      夫典當者,輔助社會便利民生緩急相通之商業也。於國於民,大有裨益,因有裕國便民之稱。其工作至苦,收益極微,社會人士絕難置信,此種冤情雖盡東海之水難以滌除。冤哉斯業!試觀外縣無典當之村鎮,人民多感不便,周轉難通,時盼有典當之設,然多無人敢往應命,蓋以前既受損失,又招人恨,誰能再忍斯痛?在清季以上,曆代重視典業,特加保護,凡設典當,均由內部頒發當貼(舊稱龍票)以為特許之證。否則即係私設小典,有幹禁令,於此可知典業之身分矣。

      嚐見許多刊物中,偶載典業創設原始,皆曰當鋪築高牆乃囚人所居,高櫃台亦防囚人逃逸之設,門前木柵欄為監獄式樣,以為設典業者,起始為囚人所開。此種謬論,不知根據何書,不禁一笑!蓋因設木柵欄者,為拒市民兒童之撞門擾亂也;設高牆者,為防賊盜之侵入也;設高櫃台及櫃上之欄杆者,為防爭取當物伸手擾亂致生差錯也。那有囚人有巨大資本而設典業,且能負保管萬家珍奇物品而無錯者?明眼人不難洞悉,何用深解。惟聞在專製時代之流犯充發期滿,在彼地流落難回本鄉,曾有私收小押之舉。但其所收者乃典業不收之物,如扁擔,水桶,刀,鐮,斧,鋤等以之為押。並無當票發給,所押本錢數百文,一月不贖,即為變賣,然亦早已無存,更豈能以此相比典業也。

      吾國社會著作與事實離奇者比比皆是,若能寫實記真,促社會百業走入革興之途,人人克盡厥職,未有不臻富強者也。國人愛國,屢見報端文章;社會改革,常覩牆頭標語;筆尖磨禿,牆壁糊嚴,自以為了卻責任。有效與否,從不研求,能否實施,在所不聞。試觀近年之社會刊物汗牛充棟,而能寫真實不虛者“寥若晨星”!或聞風而錄,或向壁而構,或采他種記述而作,一謬而轉為百荒,輾轉記載,以虛為實,以假亂真,縱有真誠寫實,或有猜疑,理想與事實,終歸兩奇。刊物即出,社會人或信其實,遂致錯誤發生,一般人如入五裏霧中,不知所從,此皆虛構事實出版物之誤也。茲有張中籥先生(一名張皇,別署車中子),晉人也,英年積學,惜乎懷才不遇,屈居於商界。但身雖為商,而意誌確在社會,舉凡社會種種事業,無不時懷刻念,一麵供職惟謹,絲毫不疏。一麵對於社會,著意留心。每遇記述失真之文,急欲辨正,一逢虛偽造作之事,即願揭穿;以合寫實之旨,而藉以糾正社會之不誠舊習。其積思精華,披露於報端者已有苦幹種。久為同誌稱讚!

      張先生鑒於商業書中關於典當缺少詳實記載,雖經濟刊物及報端屢有述及,而大半均皆虛構,縱內行人讀之,亦莫明其所以。不是諷刺描寫設詞誹謗,就是傳言記述捉影空談,此亦非著者之故意,而實受之於以謬傳謬,以荒播荒,輾轉記述,誤為真實之故也。究其誹謗之原因,實緣典當業規章之嚴格,對於當戶欠缺通融,或因不能隨其所需,心懷不悅;或因不賒不欠,未能滿意。此種製度,嚴格說起來,與正義道德毫不相悖。不過在我國社會人情下,未免難容。於是有嫌怨者一方麵故作謠言,一方麵偽造事實,淆亂聽聞。使誌者疑,愚者恨。或以理想斷定,或以聽信流言,誤解日深。明達士子久欲明個中真相無由而明,典業本身早擬開誠布公供諸社會莫得其法,張先生抱定寫實解疑改革誌向,於今夏開始執筆,在公餘之暇,過其燈下生活,費半載之苦工,耗若許之精神,用流暢之筆法,寫成《天津典當業》一書。前日張先生將全卷成稿令餘觀閱,並囑為序。

      其內容凡二十章,將天津典當業六十年來之盛衰經過,人民和當鋪之關係,典當組織之方法,估價之標準,收存保管之責任,書寫當票文字之沿流,捐稅之負擔,過去之意外損失,收當打當之手續,職員工作與待遇,當戶當業雙方麵應存之道德觀念,以及營業規則,內部章程,並調查統計等事項,蒐羅靡遺。又附記前途之展望,設學社之計劃等。餘閱後不覺拍案叫絕!真是一字一確,一事一實,毫無半點虛構,誠典業書中之巨著也!從此社會人士得明真相,誤解頓除。人民與典業得以融洽,隔膜皆消。斯著可作一般人之讀物,亦可作同業學徒之課本。欣喜之餘,是以為序。

     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雙十節 祁雲五序於津門旅次


      下圖:原梨棧大街(今和平路)上的“馥成當”和“同吉當”。

      《天津的典當業》(節選)

      序二

      我國在過去既少關商事曆史之記載流傳,到目前亦恒鮮見任何商事之專著出現。推共主因:實緣商業場中既乏手筆,文字堆裏則多不願以其“生花之筆”屈沾“財臭”。得意者固“揚眉吐氣”,失意者亦惟“吟風弄月”,誰會留意及此?

      即以此間典當業而言,在社會確具深久之曆史,於人民更有旦夕弗離之關係。惟以實況既無傳述,道途自多失真,一般注意本業者,皆苦找不到研究之敲門磚,而無領略之好機會。大多彷徨猶豫,不知所向。此作者自告奮勇撰著本書用意之所在也。

      且本業之與社會,關係雖深,實際之印象極壞。諸種誤解謬論,皆由不明果裏而生。故作者願以身處目睹耳聞心感之實在情形,盡量寫出;更以誠懇忠直之坦白見地,加以評論。其中或紀述,或言論,皆敢標明曰“寫實”,絕無掩飾虛構及一切偏僻之情感作用參混其中。在作者唯一這願望:務使其有濟補於現狀,備紀鑒予他年。

      惟作者以年歲學力所限,筆下疏誤,事實遺漏,深恐在所不免。故脫稿之日,即就教於祁雲五先生,深蒙不棄,經將初稿逐章加以批閱校勘,內容上之補刪,文字上之修潤,實為本書生色不少!先生素擅文、法,更為本業中之先進,對作者此項工作,肯欣然挽助,使作者精神異煥,魄力愈堅,成績超於所學,此為最堪銘感者也!

      民二三歲暮 張中籥序於天津


      下圖:原書封麵

      《天津的典當業》(節選)

      第一章:最近六十年來天津典當業的盛衰史

      童年時讀《三國演義》,開卷便看到兩句極無聊的平常話是:“天下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”那時以其言中無物,淡而置之。一直到現在,經過了很長時期,觀察了不少事物的結果,則頓覺斯言中有一種萬不可更易的哲理存在。無論何事何物,決不會永久保守它的常態,恒久不變。在這浩大的空間裏,所有的若幹事物,都隨著時間不歇的演化。無論何種事物,說不定經過了多少次的變化,始成今日的形態,因之吾人苟欲提論任何事物之現狀,皆有追本溯源之必要也。

      作者撰著本書之開端,即以紀述本業過去之盛衰曆史為首要。但以作者年歲之稚,見聞之淺,深恐一味東補西湊,結果錄一漏百;又怕僅憑記憶傳聞,弄成“張冠李戴”。故此篇雖居全集之首座,實為編撰之晚果。探詢采集,實出了不少苦汗,斷決留舍,更費了不少心神。

      最初,訪問就教於原德庵老前輩,先生年過古稀,在本業中最富閱曆,飽經變遷。作者發問之始,承先生欣然侃述,宏論博議,卓見眾多,實為作者增知不少!惟關瑣聞零拾者,限於本題範圍,未能盡量收入,誠為憾事!嗣後又經祁雲五先生代翻公會案卷,劉幹卿先生幫找參考書籍,由是所得之事實與證明益多,以上皆為本文成分中之得力勁旅。

      此間之有本業,由來甚久。過遠者既非記憶所及,更無曆史可考。即就最近過去六十年中之盛衰過程,殊有研究之價值意味。在此六十年中現當分:(一)清光緒初至庚子之變亂;(二)庚子亂靖後至壬子之變亂,(三)壬子亂靖至現在,三大時期來寫:

      清光緒初至庚子,在此二十六年中間,彼時境區及人口比率,較今日皆相去甚遠,而此間本業開設之數額:僅城廂即設有三十二處,連同鄉區十二處,綜合即有四十四處之多。且每典所質架貨多至十五六萬(錢幣製),少至十二三萬,亦誠為可觀之營業。納息章程:普通號件為“吊二”、“百三”,即一吊以上按二分納息,一吊以下則為三分。他如皮,毛,喀喇,鍾表,玉器,則須三分,然過十吊者仍按二分納息。時期則定章為二十四個月為滿期,但習慣相沿,皆延至三十個月後方始售賣。於此恒長之典期上,可見到彼時社會之敦樸狀態!彼時所典之任何一種服飾,短時期中決無遭原主棄舍之可能,假使彼時之當期用於今日,敢斷定十九都要”收”市大吉,絕無疑義。

      庚子拳變惹惱了八國洋兵,新式武器的威力,我們的帝國政府,我們的奴隸人民,從此才明白了它的厲害。那時我們的軍隊既為洋兵所屈,天津為直衝地帶,在此時期中,炮火槍彈直似隨風亂吹!百業遭其毀,萬民受其苦,而本業之劫運亦由茲而起焉。一班宵小,視此為獲利之良好機緣,一時間蜂起潮湧,實行乘火打劫,本業被於此災者,竟達二十處之多,損失不下五百萬兩。

      庚子亂靖之後,人人皆如“驚弓之鳥”,大有以此間不可息止之心理。幸經李合肥氏處理得當,地方始得稍形恢複。而本業中尚可勉強維持繼續營業者,僅於二十二處。及至宣統初始漸增至二十四處。此時期中營業之狀況,已不及往昔。至於利率,在亂靖後短時期中曾為月息一律三分;後始減至一律二分五厘。

      壬子兵變皆由軍閥作祟,更含十足之政治背景所造成。事發於夏曆正月十四日,從日暮發動,放火搶劫,徹夜不止。典當業之蓄貴藏珍,素為些小垂涎,在此一夜之中,本業之遭災者達十七處。事後滿途遺物落珍,不計其數,誠浩劫也!亂稍靖,地方士紳為恢複本業起見,與本業當事者共商暫延聘日本軍隊作短期保護,此雖為不得已所出,然國民之依外求安心理於此表現!亦即今日東北三千萬人甘心依外求安之小映照。關此點作者本欲掩埋弗宣,然為良心驅使,更從此可見未得相當教育商人,無國家觀念之荒謬行為,誠傾盡黃河之水,難洗刷之汙跡也!後得楊以德氏出任钜艱,彈壓生效。地方承平後,始行撤去。

      天津自庚子後始有外國租界(編者注:天津租界始於1860年,1900年庚子後增加到9個,但不知作者此處的庚子指的是1840還是1900),租界中本業之初設,則推光緒三十一年日租界之隆星等號之創立也。然其性質為質,由日警署出示:每銀一元每月取息銅子四枚,每角取息製錢八文,當期則為六個月,此項營業,是一種單純性質,因其既不受中國官府之節製,更不參加同業之團體組織也。

      民國以來,因疊受內戰影響,地方時現不安狀態,斯故租界中典當之開設,大似“雨後春筍”,應運而生。且其組織及營業,皆日臻完好。而在過去租界中之營業,曾反駕乎華界之上,時勢使然也。二十年至二十一年為本業曆來未有之鼎盛時代,開設處所之激增,打破從來記錄!曾幾何時?竟至成了今日這般不良疲糜地步!於此足證盛衰之理,與夫分合之論,有至理存焉。

      說到資財方麵,常見許多報章及其他刊物上每提到當鋪便說:“多數為晉籍商人所開設。”其實在目下十九皆為此間钜商富室之資本。說到山西人,不過代理經營,籍得區微勞動之報酬而已。但在過去,庚子之前,則晉商出資經營者確在十處之上。(如廣盛、益盛、興盛、文盛、天裕、義豐、長慶、日升、廣昌以及天錫、廣成等合資者)。至今則所謂之晉幫,多為“依人作嫁”,根本投資而經營者,則“寥若晨星”。

      作者關本題之所知盡於此矣,關本題之紀述亦止於此矣。至今其他附會傳聞,終以“人言誤傳情可原,筆墨錯述罪無恕”的原故,不敢自作聰明,藉符作者“寧存一實,不置百浮”之為文本旨。

      下圖:原達文波道(今建設路)的“聚豐當”。

      《天津的典當業》(節選)


      第十七章 天津範圍中現有當鋪的一個調查

      在過去任何時期中,此間所開設當鋪之數額,皆不若今日之多。就今日華租界中及鄉區所開設之當鋪,形式上雖有典當質當之別,實際上濟裕平民泉融社會之意義則決對雷同。惟華界中當典取息較低,租界中及特別區中則利率較高,規模亦多就簡,故人多呼為質典。惟其開設手續稍易,營業上更頗靈活,兼以富商寓公多居於此,因之所吸收之當物亦較強優。故數額反多於華界數倍,經作者最近調查所得,錄之於次,藉作此業一時代之紀表:

      字號,所在地,經理人

      中祥,河東西方庵後,張星三

      同聚,鼓樓東,文質庵

      天聚,河東興隆街,郭慎齋

      德華,鼓樓西,尤錫九

      裕和,東門外磨盤街,原德庵

      元和,鼓樓西,結束中

      輯華,毛賈夥巷,候敬修

      中昌,鼓樓南,張子潤

      和順,北門裏,餘月川

      協合,西頭雙廟街,閻玉衡

      同福,河東小關大街,汪春齋

      麟昌,西頭太平街,祁雲五

      天興,河東郭莊子,溫星三

      同和,南馬路西段,南步武

      太和,河北大街,陸蔭南

      福源,南門臉,封靜庵

      義和,河北石橋,結束中

      義泰,南馬路東段,結束中

      源祥,西北城角,張仲平

      萬成,南關下頭,喬悅清

      裕生,西北城角,王光庭

      福順,南市建物大街,仝迓東

      德昌,南市華樓,候敬修

      慶昌,鄉區鹹水沽,馮子光

      廣昌,鄉區葛沽,任錫五

      中通,鄉區大沽,張少堂

      天錫,鄉區葛沽,原耀軒

      ----以上二十七典皆為當商同業公會會員


      隆星,旭街,宋礎卿

      裕豐,花園街

      利和,旭街,武介軒

      元順,南市口,劉師竹

      桐昌,旭街,王幹臣

      聚興,旭街,張仲平

      天順,旭街,劉師竹

      聚興,閘口,張仲平

      聚豐,旭街,魯敦五

      聚豐,旭街,魯敦五

      慶昌,蓬萊街,郝壽川

      鬆茂,旭街,王瑞臣

      泰昌,芙蓉街,何桂芳

      德懋,南市口,結束中

      義德,關帝廟街,郭厚哉

      恒裕,同慶後身,結束中

      義德東記,秋山街,靳伯元

      協茂,,趙庭襄

      福聚,大羅天,劉鳴岐

      ----以上十九典皆為開設於日租界中者


      下圖:右側為西開教堂前的“萬成當”

      《天津的典當業》(節選)

      恒順,梨棧,徐少林

      同吉,教堂後,崔子徵

      鬆壽,勸業場下,田振德

      同吉,天增裏,崔子徵

      鬆壽,六號路,田振德

      瑞和,西開一善裏

      馥成,惠中飯店傍,高星橋

      桐昌,海大道,王幹臣

      永義,綠牌電車道,樊華堂

      萬成,華利裏,喬悅清

      裕中,綠牌電車道,任子文

      萬成,西開,喬悅清

      麟昌,馬家樓,祁雲五

      益生,馬家樓,南步武

      麟昌分號,綠牌電車道,祁雲五

      鬆昌,先農裏,陳繼武

      元和,三十號路,何玉民

      聚順,綠牌電車道,王維棠

      ----以上十八家典設於法租界者


      鬆昌,海大道,陳繼武

      公順,求誌裏,韓雲亭

      永裕,黃家花園,郭秉臣

      致和,朱家胡同

      永裕,朱家胡同,郭秉臣

      同義,小白樓,陳麗源

      聚豐,達文波樓,魯敦五

      寶星,朱家胡同,法國人

      ----以上八典開設於英租界者


      下圖:2005小白樓地區拆遷時,露出了原“同義當”的字號。(攝影 潘述亮)

      《天津的典當業》(節選)


      恒昌,二馬,候子良

      興隆,三馬路,陳濟安

      泰昌,大馬路,何桂芳

      ----以上三家典開設於意租界者


      集通,特二區大馬路,李子厚

      同升,大王莊,陳瑞亭

      福祥,特二區大馬路

      麟祥,大王莊,溫耀翔

      德益,特三區,張世五

      聚順東記,河東西方庵後,王維棠

      頤貞,特二區,胡俊三

      彙通,特二區十字街,張朗齋

      德昌,特一區,候敬修

      公茂,特一區,王子壽

      德昌,特一區,候敬修

      天德,大直沽,王星三

      ​----以上皆開設於特別區者。


      其餘謙德莊、小劉莊等地尚設有數家,但質押未詳,故未錄之。

      注:上項調查截止(民國)二十三年十月


      附錄:張中籥和他的《天津典當業》

      文|韓石山

      《天津的典當業》(節選)

      不久前的一天,去看望張頷老先生,談起他的家世,我想知道的是他的家族中可有什麼文化人。所以挑起這個話頭,是因為我總覺得,像張頷先生這樣沒有多少學曆而終能成大器者,少年時必定有某種引導,至少也是某種啟迪,否則,一個寒家子弟,怎會從小誌於學,終生不懈,成就這樣一番偉業呢?

      沒想到我會這樣提出問題,張先生沉吟片刻,隨即朗然言道,有一個,有多大影響我當時也不知道,不過,我是很佩服他的,是我的堂兄,譜名張連仲,也叫張帆,筆名張中籥,曾一度用作本名。

      做什麼的?我問。

      當時是天津一家當鋪的小夥計,張先生說。

      我有些失望。張先生說,可別小看了這個當鋪的小夥計,二十四歲時就出了書,署名張中籥。當時可是一件轟動的事,介休縣的商店裏都有賣的。

      接下來,張先生說起這位黨兄的簡曆:1911年出生,係伯父張縉紳先生的獨子。十六歲縣立高小畢業後,隨其父去天津學生意,進了位於東門外水閣大街的“德恒當”做學徒。財東乃天津八大家之一的黃家。中籥兄是個有心誌、有文采的年輕人,進入典當業後,經過幾年的觀察,決心興利除弊,為舊典當業開一條新生路。這誌氣可不能說小。於是廣泛調查,潛心結撰,寫出了《天津典當業》一書,成書在民國二十三年,出版在民國二十四年,當時不過二十四歲。這一年我才十五歲,高小還沒有畢業。人家這麼小就能出書,我很佩服也很羨慕。出書不久,中籥兄就回到介休老家,後來走上從政的道路。

      機緣還是背景?

      ​不,全是靠自己的努力。天津回來不久,閻錫山政權在各縣考試錄用村政協助員,中籥兄在介休縣考了第一名,委任為縣公道團區團長(全縣四個區),後來省裏舉行高等文官考試,介休去了三個人,另兩個人是中學畢業沒考上,他隻有高小學曆卻考上了。任命為祁縣公道團團長。這時我已去了樊城。抗戰開始後,中籥兄隨二戰區黨政機關赴晉西,在鄉寧的山西軍政幹校第十五分校任政治教官,後又考入民族革命政治實施研究院為研究員,畢業後任石樓專員公署秘書,抗戰勝利後當過繁峙縣縣長。

      張先生走上革命的道路,最初也是這位堂兄的引薦。在鄉寧軍政幹校任職時,中籥兄,寫信給尚在湖北樊城學生意的張先生,告知山西抗戰的情形,讓我迅速趕回參與,待張先生趕回山西不久,又因中籥兄之薦,進入民族革命政治實施研究院當幹事,結識了院長杜任之,從此走了革命道路。

      說到這裏,張先生起身,從東側的書櫃裏取出了一本書,正是《天津典當業》。張先生說,是介休史誌辦的一位老朋友,在北京的一次拍賣會上買下送他的。征得張先生的同意,我將這本書帶回家細細觀覽。

      震驚,最初的感覺隻有震驚。七十多年前,在這樣一個陳腐的行業裏,年輕的作者卻能挺身而出,精心鑽研,多方考稽,撥其迷障,辨其利弊,寫出這樣一本見卓識見才情的著作,而其文筆之典雅溫潤,流暢自如,就是放在當今,也該列為上品。難怪那天張先生要說,這本書如今已成了商學院學生研究中國典當業的必讀書目。

      先看其文筆與誌向。序中說:

      我國在過去既少商事曆史之記載流傳,到目前亦恒鮮見任何商事之專著出現。推其主因,實緣商業場中既乏手筆,文字堆裏則多不願以其“生花之筆”屈沾“財臭”。得意者固“揚眉吐氣”,失意者亦難“吟風弄月”,誰曾留意及此?


      即以此間典當業而言,在社會確具深久之曆史,與人民更有旦夕弗離之關係。惟以實況既無傳述,道途自多失真,一般注意本業者,皆苦找不到研究之敲門磚,而無領路之好機會。大多彷徨猶豫,不知所向。此作者自告奮勇撰著作本書之用意所在也。

      全書共二十章,約四萬字。其章目依次為:

      1. 最近六十年來天津典當業的盛衰史;

      2. 都市人民,鄉村人民,和當鋪;

      3. 目下天津典當商組織方法;

      4. 典當業現行的營業法則;

      5. 典當業團體的組織並其章程;

      6. 典當商營業時估價的標準;

      7. 收貨,存放,和取贖;

      8. 當鋪內部服務人員的層級和責任

      9. 當鋪內部服務人員所受的待遇;

      10. 典當商做交易時應加的防患;

      11. 當鋪內部服務者與典主雙方應存在的道德觀念;

      12. 轉當局與人民及當鋪的關係;

      13. 典當商應用文字寫法的沿流與舉例;

      14. 天津典當商過去所受的意外損失;

      15. 當鋪倒兌的手續;

      16. 收買當鋪估貨的幾行商人

      17. 天津範圍中現有當鋪的一些調查;

      18. 典當商捐稅的負擔;

      19. 當鋪內外觀的寫真並說明;

      20. 天津典當業前途的展望。


      另有附錄三篇。依次為:

      這樣,全書的內容與規劃也就約略見之了。對舊典當業流弊的揭示,不用說是鞭辟入裏,句句屬實,這不難做到,畢竟是此中之人嘛。難得的是他的識見,他的用心,誌在興利除弊,商民兩便。比如第十二章說到“轉當”時,對典當與普通民眾的利害關係,說得就極為透徹。由此我們也就知道,典當業並不是我們過去印象中那樣血淋淋的盡是盤剝。所以數百年不衰, 不光對從業者是一種財源,對民眾也是一種便利。隻有兩利才能共生,若僅是一種血淋淋的盤剝,那就如同打家劫舍,無異於土匪強盜,早就叫官府派兵剿滅了,如何能維持數百年之久?

      “轉當”是怎麼回事呢?可說是應運而生。

      作者說,鄉村人民素以當鋪為第一貸款便利處所,兼因近年來農村年年走著噩運,不是兵荒,便是匪患,如水、蝗的災害。鄉村中產以下人家,差不多十九都要和當鋪發生關係。否則一籌莫展,隻會坐以待斃!但目下津縣直轄諸鄉,僅大沽設有一處,葛沽設有二處,堿水沽設一處而已。其外本境及接境如武清、靜海、文安諸鄰縣所設有之當鋪,為數亦渺渺。各處農民都不能享受典物貸款的便利權益。不得已隻有負重跋涉來天津,往還多至百餘裏,廢耕作,耗時間,但為了需款的急迫,那尚顧得這些。如果不這樣,立刻要感受“無錢寸步難行”的困苦。

      “轉當”如何動作?

      不須納營業稅,便可營業,由熟悉典當業的人員,或兼營運輸的人員,“收取押當物後,付給典主當銀及本局當條一,兼扣應得之腳力,當戶如於當條上所注明押期中取贖,則除典當時預付之腳力外,更無須有其他費用,過期便轉送給天津當鋪,然後當戶可執該局所發當條換取天津當鋪正式當票以後,隻要在十八個月當期之內,皆可隨時自由取贖。“這等於是在各鄉建起了當鋪的代辦所。”

      至於對當業當前的擘劃,可說頭頭是道,那份《設立典當業育才學社的一個計劃》,更是雄心勃勃,見出一個熱血青年的社會理想。

      這本小書,讓我感興趣的還有一點,就是空頁的妙用。因為排版采用的是“另頁起章“,章數又多,這樣就有了不少的空頁,這些空頁做什麼用了呢?全是當時新文學名家關於當鋪的描寫。計有章克標、胡也頻、夏斧心、魯迅、王以仁等人。由此也就不難推斷,這位中籥先生,當年也是一個熱愛新文學的青年。好多從事其他行業後來聲名顯赫的人物,起初都是由熱愛文學走上他們後來的道路的,多少年前我就有的這個感覺,此番又一次得到印證,隻能說中籥先生時運不濟,沒能繼續從事經濟學的研究,中途而輟了。

      記得那天,張頷先生曾對我說,他的這位堂兄,論天分,論才情,均不在他之下,若從事社會科學研究,前程不可限量,可惜生不逢時,未竟其功。這使我想起靈石縣有名的張家兄弟,一個是中共方麵著名的法學家張友漁,一個是曾任台灣國防部常務次長的張彝鼎,若中籥先生後來在社科研究上一展其長才,與其堂弟張頷先生並駕齊驅,也就不會讓介休張氏兄弟專美於前了。

      過了幾天去還書,我問中籥先生後來的結局如何,張先生淡淡地說,解放後當了小學教員,五七年打成“右派”,長期在一家焦炭廠下放勞動。粉碎”四人幫“後獲平反,曾任介休縣政協委員並分到房子。1987年去世,享年七十六歲。我聽後默默良久,張先生則是一臉的肅穆。

      (編輯:張翔 swell1009@jshbbs.com)

      免責聲明:本網信息來自於互聯網,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。其內容真實性、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。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,請及時聯係我們,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。

      溫馨提示:四川當鋪網成立30年來,專業從事黃金、名表、名包、鑽石珠寶等奢侈品回收,全國80連鎖分店,並在全國500個城市提供免費上門回收服務。我們24小時在線為您提供變現谘詢,如果您有疑問,可以在線谘詢或留言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您解答!感謝您選擇四川當鋪網!

      四川當鋪網

      出售·典當·評估·鑒定
      掃描二維碼快速添加關注
      四川當鋪網官方微信號
      scdpkf
      隨時在線谘詢·估價·鑒定

      推薦閱讀

      Recommended reading

      暫無推薦內容...